城市桥梁护栏的防火性能因材料、设计和维护情况而异,需结合具体场景综合分析。以下是其防火性能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:
一、材料决定基础防火能力
1. 混凝土护栏:防火性能佳,混凝土本身为不燃材料,可耐受800℃以上高温,火灾中能保持结构稳定,但长期高温可能引发开裂。
2. 金属护栏:钢材在300℃以上会显著软化,需依赖防火涂层(如膨胀型涂料)延长耐火时间至1-2小时。铝合金熔点约660℃,火灾中易失效。
3. 复合材料:玻璃钢等材料耐高温性较差,部分改性材料可达B1级难燃标准,但整体耐火极限较低。
二、设计规范与功能局限
现行《城市桥梁设计规范》(CJJ 11-2011)未明确要求护栏防火性能,设计侧重防撞等级而非耐火能力。护栏主要作为安全隔离设施,其防火能力普遍低于主体结构,火灾中可能成为薄弱环节。
三、火灾风险与应对措施
1. 风险场景:油罐车事故、电气火灾等可能引发局部高温(500-1000℃),导致金属护栏变形、复合材料燃烧,影响疏散通道安全性。
2. 优化方案:在隧道桥梁等高风险区段,可采用混凝土基座+金属护栏复合结构,或在钢护栏表面涂覆耐候型防火涂料(如环氧树脂基材料),提升耐火极限至90分钟以上。
四、维护管理影响实际效能
定期检查防火涂层完整性至关重要,风化剥落会使金属护栏耐火性能下降50%以上。复合材料需防范紫外线老化导致的性增加。
总结:普通城市桥梁护栏防火性能整体有限,但通过材料优选和防护处理可满足基本需求。在特殊风险区域,应采用针对性防火设计,并建立定期检测机制以确保长期有效性。
